騰訊研究院1月6日發布的《中國網絡生態安全報告(2015)》(簡稱《報告》)表示“當前網絡犯罪猖獗。在眾多案件中,網絡詐騙首當其沖,是主要且高發的犯罪類型。”
?
目前,網絡黑產鏈條孵化成熟,正在向組織化和集團化發展:上游黑客技術實施木馬開發和代理、網絡攻擊、制作釣魚網站、盜取用戶數據庫、整合社工庫;中游是黑產犯罪團伙:利用木馬和釣魚網址進行網絡盜竊、利用社工庫進行網絡詐騙、利用網絡攻擊進行敲詐勒索;下游周邊犯罪組織包括洗錢團伙、取錢團伙、收購游戲點卡或話費等贓物卡團伙、販賣身份證團伙等。
?
而色情產業線上線下交織,擅結合社會熱點推廣傳播。犯罪分子將招徠圖片、服務內容、開工區域、價格等信息,配以電話、二維碼等聯系方式,發布于移動社 交平臺。網絡色情服務群組中,還存在群內成員互相介紹賣淫從而獲得資金收入的犯罪方式。
?
在網絡詐騙方面,經常利用個人信息泄露,設置精準場景。公示案件顯示,網絡犯罪分子掌握網民個人信息后,通過冒充熟人博取同情,以精準場景設置實施詐騙、敲詐。
?
《報告》顯示在網絡犯罪案件類型中,19.2%為網絡詐騙,11.9%為電信詐騙。網絡詐騙主要是指網絡犯罪分子掌握網民個人信息后,通過冒充熟人博取同情,以精準場景設置實施的詐騙、敲詐。“比如說在QQ、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工具里犯罪份子偽裝成社交工具用戶本人,向其好友、家屬發送匯款、充值等詐騙信息,目前比較高發。”
?
而在電信詐騙這方面,目前以短信、電話為主的電信詐騙也越來越多,尤其是在春運期間,飛機票退改簽的詐騙行徑很常見。
?
與往年的網絡生態安全相比,P2P平臺的網絡犯罪成為2015年互聯網新技術催生的新型網絡犯罪。目前在P2P平臺里,存在純詐騙跑路型平臺、提現困難型平臺、經營不善停業型平臺以及經偵主動介入型平臺,這些違法平臺具有公開性、利誘性和社會性的特征。